江苏大学潘建明教授应邀到青海盐湖所进行学术交流 

发布时间:2025-04-24 编辑:盐湖资源化学实验室

4月22日,应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周永全研究员邀请,江苏大学潘建明教授到青海盐湖所开展学术交流。本次学术交流会由盐湖资源化学重点实验室主办,《盐湖研究》编辑部承办,盐湖产业科技创新智库战略研究基地协办,叶秀深研究员主持。

潘建明教授作了题为《纳米乳液可控构建二氧化硅功能吸附剂及其血液脱铅性能研究》的学术报告。水体中重金属铅污染具有扩散快、隐蔽性强和难治理等特点,经食物链进入人体后易导致严重的身体病变。针对水体和人体血液中铅离子高效去除的难题,潘建明教授首先讲授了蒸气冷凝、气泡破裂和助溶剂诱导的三种低能高效乳化方法的构建以及液滴尺寸和形态可控的三类乳液液滴反应器的设计。随后,潘建明教授阐述了界面pH环境、硅烷偶联剂亲疏水性和水解-缩合动力学控制策略和球形、带状、羽毛球状、片状功能二氧化硅吸附剂的制备。最后,潘建明教授揭示了吸附剂结构和位点密度强化吸附性能的关系,这些吸附剂可以实现对水溶液和血液中Pb2+的高效脱除。会后,潘建明教授与参会人员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此外,潘建明教授还勉励青年人坚定自己的研究方向,精诚协作开展工作取得更大的成果。本次学术交流对我所盐湖资源分离材料与分离工艺设计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潘建明教授简介: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中国化工学会委员,Desalination和《盐湖研究》编委、Engineering青年编委。长期从事液滴反应器构筑吸附材料、分子印迹强化辨识分离研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40余件,申请PCT专利6件(授权6件);主编了专著《分子印迹技术及其研究进展》、《现代分子印迹辨识技术》和研究生教材合成《分离科学与技术》;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国家优秀青年基金1项、区域联合重点项目1项)、江苏省重点研究计划等省部级项目13项;科研成果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第一);先后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应用化学)建设点负责人、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江苏省“333”工程培养称号。

会议现场



审核:刘忠


附件: